倾听外交 | 青年外交官为中国发声
戴德茂是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的一名青年外交官。他在代表团人权处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和其他人权条约机构的各种会议,进行文件磋商。常人眼里的外交官,能言善辩,出席各类国际场合,离普通人的生活有些遥远,又有点神秘。那么,他们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我叫戴德茂,是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的一名外交官,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万国宫。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各国外交官和联合国的国际职员。每年,联合国在这里要开超过1100场的人权会议,超过3000多个小时。我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外交官的生活吧。
我刚参加了人权理事会关于发展权的工作组的第20届会议。在这个会上,我们中国代表旗帜鲜明地阐明了中国关于发展权的主张,因为大家都清楚如果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房子都住不上,根本谈不上享受人权。这些年,中国不仅自身发展迅速,还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展示如何落实发展权。
日内瓦是瑞士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这座不足20万人口的小城,拥有20多家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总部,近200个外交使团在此安家,每年召开的国际会议以及国际研讨会多达2700多场,平均每天7场之多。
而日内瓦更是见证了60多年来,中国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的发展过程。
在“和平之都”日内瓦,中国“首席外交官”习近平为中国竖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给像戴德茂这样的新一代青年外交官以指引,更提出挑战。
如何做好联动世界的外交使者?
万国宫的20号会议室也是人权理事会平时开会的地方,也是我自己开会最多的一个地方。到日内瓦工作以后,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8年11月,中国参加了第三轮国别人权审议,就是在这里举行的。这次审议是五年一次人权领域最重要的一次审议,有150个国家报名发言,120多个国家积极评价了中国人权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创下了历史之最。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主席最后敲锤,宣布报告通过的那一刻,当时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很多国家的代表都纷纷走到主席台前和中国代表团团长握手,在那一刻我确实有点绷不住了,非常地激动。
我的办公室是一个非常绝佳的地方,因为在这里,通过窗户我就可以看到五星红旗。在每个外交官心中都有一面国旗,它是我们的心之所系、情之所在。
人们常把外交官比作“文装解放军”,同军人一样,外交官的职责就是要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和尊严。
外交磋商是一个国家意志的体现,它是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一个谈判,它的一字一句都需要仔细、反复地推敲和斟酌。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为“take note of”一份文件,还是“endorse”一份文件争执不休。表面看这是语义上的区别,但实际上,这反映的是不同的国家对这份文件不同的政治态度:前者只是泛泛地注意到,后者则带有承认、认可的意味。我认为外交官这个职业最特殊之处在于,外交是同国家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外交官既是一个个体,更是国家的代表。我想用三个词形容外交官就是:忠诚、使命和奉献。
现在网上有一种说法是“996”,对我们来说应该是“12×7”,每天12个小时,周末连轴转,枕戈待旦、驰而不息。选择外交这个职业感觉时刻和祖国融为一体,时刻准备着为中国发声,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end-
图文来源 / 央视网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倾听外交
听